当前位置: 首页
标本详细信息表格 返回

×

×

×

×

×

×

×

×

×
中文名 前肛鳗
拉丁名 Dysomma anguillare (Barnard, 1923)
脊索动物门
硬骨鱼纲
鳗形目
合鳃鳗科
英文名 Arrowtooth eel
俗名 合鳃鳗,盲糯鳗
标本号
   
采集人 采集地 采集时间 鉴定人 标本存放位置
2020-05-20
鉴定参考 《拉汉世界鱼类系统名典》第24 页,《中国动物志 硬骨鱼纲 鳗鲡目 背棘鱼目》第306 页,《中国鱼类系统检索》第109 页,《台湾鱼类志》第109 页,《中国海洋鱼类》(上卷)第208 页。
形态特征 体无鳞,体长约为体高的15.6 倍,尾长约为头长和躯干长之和的6.7 倍。眼小,退化于皮下。吻粗壮,上颌长于下颌,前上颌骨齿2 枚,齿细小,形成齿带;下颌骨齿1 列,为大犬齿;锄骨齿为复合齿,1 行,共4 ~ 5 枚, 比上颌齿大。背鳍起点在胸鳍之前,具胸鳍及尾鳍;肛门显著靠前,位于胸鳍间或后下方;肛门至鳃裂之间的距离小于头长。体褐色,下方较淡;背鳍、臀鳍为白色。脊椎骨119 ~ 130。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主要分布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繁殖特征
生活习性 近岸暖水性底栖鱼类,常在河口泥质水底处活动。 肉食性,主要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食。
经济价值 通常为底拖渔网所捕获,数量多,但不具经济价值。
濒危等级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