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标本详细信息表格 返回

×

×

×

×

×

×

×

×

×
中文名 凡纳滨对虾
拉丁名 Litopenaeus vannamei(Boone,1931)
对虾科对虾属
英文名 Whiteshrimp、White-leg shrimp
俗名 南美白对虾、白脚虾
标本号
   
采集人 采集地 采集时间 鉴定人 标本存放位置
2021-04-12
鉴定参考
形态特征 凡纳滨对虾外形与中国对虾相似。体色为淡青蓝色,甲壳较薄,全身不具斑纹。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2节,齿式为5~9/2~4,侧沟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为1:3,具肝刺及触角刺,不具颊刺及鳃甲刺,肝脊明显;心脏黑色,前足常呈白垩色;第1~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雌虾不具纳精囊,成熟个体第4~5对步足间的外骨骼呈“W”状。雄虾第一对腹肢的内肢特化为卷筒状的交接器。
分布范围
繁殖特征
生活习性 凡纳滨对虾适应能力强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水深0~72m,能在盐度0.5~35‰的水域中生长,2~7cm的幼虾,其盐度允许范围为2~78‰。能在水温为6~40°C的水域中生存,生长水温为15~38°C,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C。对高温忍受极限43.5°C(渐变幅度),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差,水温低于18°C,其摄食活动受到影响,9°C以下时侧卧水底。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mg/L以上,能忍受的最低溶氧量为1.2mg/L。离水存活时间长,可以长途运输。适应的pH为7.0~8.5,要求氨氮含量较低。可生活在海水、咸淡水和淡水中。刚孵出的浮游幼体和幼虾在饵料生物丰富的河口附近海区和海岸泻湖软泥底质的浅海中的低盐水域(4~30%)觅食生长,体长平均达到12cm时开始向近海回游,大量回游是在一个月的最低潮时,与满月和新月的时间相同。养殖条件下,白天一般都静伏池底,入暮后则活动频繁。 凡纳滨对虾食性为杂食性。幼体以浮游动物的无节幼体为食;幼虾除摄食浮游动物外,也摄食底栖动物生物幼体;成虾则以活的或死的动植物及有机碎屑为食,如蠕虫、各种水生昆虫及其幼体、小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藻类等。在人工饲料条件下,对饲料的营养需求低,饲料的粗蛋白含量25~30%就可满足其营养需求。该虾具有相互残食的习性,而且随着生长这种习性表现更为明显。
经济价值
濒危等级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