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国内渔业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黄燕华:瞄准产业痛点 科研服务产业

撰写时间:2021-02-08 [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 ]

字号:
打印

博士,硕士生导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健康养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饲料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研究,在饲料生物技术的应用及新型昆虫原料的开发方面有深厚的积累。

“饲料占水产养殖成本的70%以上。饲料中最贵的又是蛋白原料,目前鱼粉是最主要的水产饲料动物蛋白原料。作为营养饲料科研工作者就自然把注意力关注在蛋白原料开发上,研究替代鱼粉的产品和技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健康养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饲料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黄燕华教授,围绕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展研究,特别是致力于新型昆虫原料的开发,率先系统进行了黑水虻的人工繁殖技术、工厂化养殖技术、产品加工、饲料价值分析评价和饲料蛋白源替代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黑水虻幼虫蛋白原料数据库及黑水虻在主要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技术,为水产饲料产业的变革贡献了一份力量。

科研管理双肩挑
深谙产业发展痛点

“我的特点或者长处在于与产业结合紧密,不光是进行基础研究,还直接在产业生产一线。”在担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健康养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之前,黄燕华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水产研究室主任,并主持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为广州飞禧特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禧特”)经营管理工作。长达10年的科研和企业管理工作双肩挑,使得她不仅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而且善于从行业需求出发凝练科研课题,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基础研究,让科研更接地气,成果更容易推广应用。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这种食物链的竞争关系形象地反映了传统水产养殖中用低价值的鱼来养殖高价值鱼的做法,这也决定了水产动物饲料对鱼粉的高度依赖。鱼粉是水产动物配合饲料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规模化发展,鱼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鱼粉资源却是有限的,非鱼粉蛋白源的开发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我们国家的鱼粉大量依靠进口,价格受制于人,现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在短期里不能得到缓解,只会更加严峻。”黄燕华非常明白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寻找非鱼粉蛋白源是行业关注的热点课题,植物性蛋白原料如豆粕、发酵豆粕等的应用是主要的解决方案。但是植物性蛋白的适口性差、氨基酸不平衡、抗营养因子等问题使得鱼类利用率较低,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使用量。在大自然中最有潜力可挖掘的资源就是昆虫。”还在读硕士的时候,黄燕华就接触到了昆虫原料,并储备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作为企业管理者同时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她自然就想,能不能把这个产品开发出来。“因为飞禧特之前一直是做添加剂预混料,那么能不能扩展到做原料去呢?这也是从企业的发展、市场的需要出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解决产业亟需的问题。”黄燕华一直在思考着,并最终将其付诸实践。“虽然我的工作经历和经验主要是科研,但是因为有飞禧特这个平台,就自然而然地会去考虑产业化的问题,明确了以新型原料开发为主攻方向。”

推动黑水虻产业化
引领昆虫蛋白原料开发应用

“昆虫是一座巨大的可以挖掘的资源宝库。”一开始黄燕华计划寻求家蝇蛆的产业化生产,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这时她又想到了同样是昆虫蛋白但已有比较扎实研究基础的黑水虻。“黑水虻具有生长繁殖快、生物体量大和食谱范围广等优点,不仅能提供大量优质动物蛋白和能量,而且适合产业化发展,可以满足企业对蛋白原料的需求。”黄燕华表示,她本人自2006年在珠海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就开始接触到黑水虻,其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喻子牛老师的团队长期开展合作,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实现了黑水虻的室内人工繁殖。

2011年,黄燕华正式开始黑水虻产业化研究工作。她与团队一方面从规模化养殖的设备研发、养殖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开始做起;另一方面,持续开展黑水虻的饲用技术研究,对黑水虻幼虫的营养成分、卫生指标持续监测,建立了系统的黑水虻原料数据库,同时不断推进在南美白对虾、黄颡鱼、罗非鱼、海鲈、加州鲈、草鱼、生鱼、鳗鱼等品种上的应用研究。通过持续开展养殖试验,积累了大量实验数据,为黑水虻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我们一直在坚持做这两件事,一是分析黑水虻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建立黑水虻原料数据库;二是不断积累养殖试验数据为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黄燕华认为,之前大家对黑水虻的认识只停留在“替代鱼粉蛋白”的层面上,但是研究中发现,黑水虻表现出较好的诱食性、并且有增强抗病力、促进生长等多种作用,不同的产品形式作用存在差异。因此,除了对它的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以外,她与团队还对其特殊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和抗营养因子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研究。“我们还发现不同动物品种对黑水虻的敏感性和利用率是不一样的,所以数据库做得越细越大,用户用起来就越科学越便利。”黄燕华表示。

目前,黄燕华和团队不仅实现了黑水虻的规模化人工养殖,也完成了黑水虻在饲料化应用方面的价值评价、安全评价,并研发了黑水虻系列产品投入市场。功能性黑水虻原料受到市场广泛关注,部分产品已在相关企业大规模应用,引领了昆虫饲料原料的发展方向。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