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转化 >> 科研成果 >> 正文

广东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及应对策略研究

撰写时间:2022-04-12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

字号:
打印

获奖名称及等级:2021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黄洪辉,刘华雪,叶四化,杨玉敏,戴明,李勇,史荣君,韩婷婷,曾雷,陆超华,李娜,廖秀丽,齐占会,黄泽强,谷阳光

成果简介:

本项目从加强广东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安全的目的出发,针对广东海洋生物资源数量与质量不断下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弱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等关键问题,以“摸清现状、掌握变化、研发技术、支撑管理”为主要目标,开展了珠江河口、大亚湾、雷州半岛珊瑚礁、海藻场等典型生态系统变化过程研究,全面系统梳理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较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研究形成一系列成果,发表论文36篇,其中SCI论文20篇,核心期刊论文16篇;获授权专利3项(发明专利2项),2名业务骨干入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技术成果及建议对策被省核安全应急委员会、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采纳,其中三份政策建议获省领导批示。本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推广应用,也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了海洋生态保护系列政策建议并被采纳:(1)马尾藻场生态修复重建技术体系自2014年起在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示范推广,由于效果明显,示范推广面积逐年增加。(2)核电周边海域生态灾害防治技术体系自2019年应用于大亚湾核电周边海域生态灾害防治。通过采用声呐探测、水下视频观测和拖网捕捞等多种方法,同时结合核电站自身的拦截张网数据,初步摸清了该海域中国毛虾时空分布和种群迁移聚集规律,为大亚湾核电冷源安全运行提供了科技支撑。(3)构建了大亚湾保护区综合保护重要度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大亚湾保护区规划编制和区域优化调整。(4)研究编制了《广东省海洋生态文明技术行动计划(2016-2020)》,多项政策建议被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采纳,为广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