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南海所成功构建沉积物重金属对渔业水域生物区系风险评价新方法

撰写时间:2021-06-11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

字号:
打印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基于重金属元素毒性当量转换因子,成功构建了重金属对渔业水域生物区系风险评价模型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A new method for estimating sedimental integrated toxicity of heavy metal mixtures to aquatic biota: a case study》为题,发表在《Ecotoxicology》期刊上,谷阳光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2019YFD0901105)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项目(2018ZD01)等资助。

目前,重金属联合毒性对水生生物区系的影响评价模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评价模型如生物配体模型(BLM)、加和模型(CA)、独立作用模型(IA)、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SAR)等,受到被评价的重金属种类数量和测试生物种类数量的限制。第二类评价模型如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模型(mERMq)、平均可能效应浓度模型(mPELq)等,尽管能够克服第一类模型缺陷,但其只能够逐个站位进行评价。然而,在现实生态环境治理和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往往需要对一个区域的水生态环境进行整体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上述两类模型的缺陷,限制了其在实际水环境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亟需一种新的方法来进行渔业水域生物区系风险评价。

南海所创新团队通过深入研究,提出基于重金属的毒性系数,将渔业生态环境中的重金属浓度转换为镉的当量浓度,并结合镉的毒性数据,进行重金属对渔业水域生物区系联合毒性风险评价的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历经4年30余位专家评审,最终表明,该方法可靠,获得了认可。

论文在线获取链接为: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646-021-02346-0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