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南锋号科考船系列

“南锋”号南沙科考系列报道(三十三)记者手记:“南锋”号圆满完成科考任务(央视网)

撰写时间:2012-10-05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

字号:
打印

圆满完成南沙海域科考任务后,“南锋”号全体人员返航抵达三亚欢度中秋。

领队刘新中在宣读农业部、水科院给“南锋”号科考船发来的中秋贺电。

9月30日 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南锋”度中秋,国庆话离别。

30日傍晚,落日余晖中华灯初上。停靠在三亚港口的“南锋”号甲板上,老范头正在指挥着水手们,用门板和茶几拼凑着一桌可容纳45人团坐的宴席。厨房里,师傅和前来帮厨的船员王强,在汗流浃背地抓紧煎烤着大马哈鱼,旁边的大锅里,几只广东风味特色的白斩鸡,也已进入最后工序。

再过一个小时,此次赴南沙科考的“南锋”号上的船员们,将在船上度过他们航海生涯的又一个海上中秋。我在船上随便问了几个年纪稍大的船员们在外面过中秋的次数,他们都很难告诉我一个确切的答案。不是不记得,而是已经习惯。即便是2009年才加入“南锋”号的新人,都已在船上度过了三个中秋。

一位船员调侃说,今年能停靠在美丽的三亚,在霓虹灯映照的港湾过中秋已是万幸,往年的中秋节,他们都只能在茫茫大海中与海风作伴,船摇晃起来,就算能看到海上的月亮,也是模糊的。

晚上六点,厨房师傅和王强他们准备的八菜一汤的丰盛菜肴,已经悉数摆上了甲板上的简易餐桌。一惯严肃的船上老政委,也悠闲地拿着酒杯与船员们话起了家常。举杯庆贺之前,领队刘新中给全体船员宣读了农业部、水科院发来的中秋贺电。随着大家齐声高喊“中秋快乐”,“南锋”号的中秋之夜在觥筹交错中拉开序幕。

其实,今天这个中秋,对于我们这些首次登上“南锋”号的记者来说,意义更为特别。“南锋”抵达三亚,就意味着南沙海域的科考任务已经圆满结束,欢聚过这一晚,我们随行媒体以及从北京前来支援此次科考的专家的工作,就宣告结束。明天,我们就得跟“南锋”号,跟这些十五天里朝夕相处的科考员、船员们道别了。

下午我在宿舍里整理文档时,首席科学家杜飞雁赠了我一块方巾,一定要让我留作纪念。十几天时间弹指间流逝,我们去程途径渚碧礁附近时,杜飞雁含泪打电话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如今,这个不愿被称作“女强人”的博士科学家,已圆满完成所有科考采样任务,为此次科考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此次此刻的宴席上,这位一身轻松的女专家,正不停地穿梭于水手、船员、队员之间,频频举杯,与跟她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姐妹们把酒言欢。

十五天的海航之旅,正如我们做所有事情时的感觉一样,开始时觉得遥遥无期,经历中全心投入,结束后感到时间飞快。

回顾我们的这段行程,从广州起航时我充满期待,经过南沙之后开始体验晕船,抵达美济礁后感受惊涛骇浪,开始作业后见识了科考队员们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等到返回陆地整理采访时才发现,太多的故事和太多的惊险,都没能在日志里一一呈现。

吃着月饼,赏着明月,船上的喇叭里正播放着《十五的月亮》。明天,我们就将下船,而“南锋”号的船员们,却还要在这里等到三亚至广州的海上航线天气好转,才能返回广州基地新洲码头。从甲板上下来,我看到大管轮韩言独自坐在二层的楼梯上,看表情,应该是在跟新婚的妻子手机聊天,出航时听说,韩言跟妻子领证才刚刚半个月。

船头,轮机长老雷正打着电话。采访时我得知,就在出海的前一晚,正赶上他老伴心脏病突发,虽然十多天来病情已经好转,但不难看出老雷话语间对老伴的那份牵挂。明月当空,我只能默默为他们祈祷,希望海况能尽快好转,让这些中秋国庆佳节还漂泊在外的航海人的归期,不要再顺延。

(转自央视网http://news.cntv.cn/2012/10/01/ARTI1349068992216415.shtml 2012年10月1日)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