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标本详细信息表格 返回

×

×

×

×

×

×

×

×

×
中文名 花点窄尾魟
拉丁名 Himantura uarnak (Forsskål, 1775)
脊索动物门
软骨鱼纲
鲼目
魟科
英文名 Reticulate whipray
俗名 豹紋窄尾魟、魴仔、豹紋魟、花點魟、魟仔(臺東)、花魴(澎湖)
标本号 SCSFRIF20210019
   
采集人 采集地 采集时间 鉴定人 标本存放位置
2020-04-28 梁沛文 标本馆2楼
鉴定参考 台湾鱼类志(沈等,1993)
形态特征 體盤菱形,前緣微凹,與吻端成60度;體盤寬比體盤長約大1.1-1.2倍,最寬處在體盤的中部。吻頗尖,相當突出;吻長等於體盤長的1/4,比眼間隔大約2倍。眼頗小,稍突出,眼徑約與噴水孔稍小。口小,口前吻長比口寬大2.5-2.7倍。口底乳突4-7個,中部3個中的左右旁邊2個最明顯,最中央的乳突細小或消失;最外側的2個存在,但小型,而內側2個細小或消失。尾細長,為體盤長的3倍餘;背及腹側面之皮褶完全消失;尾刺1枚。幼體背部中央自鰓區到肩帶區有一小群圓錐形小棘,中央一列較大,且為黃色;成魚之小棘分佈擴大,甚至整個尾部都有棘。幼魚體背面白色而佈滿黑點,隨成長而漸呈灰色,但仍佈滿黑點,成魚則呈淡褐色,且黑點擴大成豹紋斑或雲狀斑紋;腹面淡白,邊區褐色;尾部具黑白相間之色環,延伸至尾部末端。Dasyatis uarnak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分布范围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及地中海東部(經由蘇伊士運河)到非洲南部,東至法屬玻里尼西亞,北至臺灣,南至澳洲。
繁殖特征
生活习性 棲性魚類,是最大型魟魚之一。一般大多活動於沿岸的沙泥底海域,亦常隨著高潮時而進入河口區或更淺的潟湖區,甚至也可被發現於珊瑚礁區的沙泥地。活動深度在5-50公尺間。常將身體埋入沙中,僅露出兩眼及呼吸孔,伺機捕食,以小魚、底棲蝦蟹、蠕蟲及水母等為食。尾刺有毒腺,是危險的海洋生物。
经济价值 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及延繩釣等。肉可食用,但具腥味,非重要的食用魚;是受歡迎的垂釣魚種;皮膚與肉被乾製或用來生產皮革做成錢包與袋子;亦被使用於中藥藥材。
濒危等级及保护措施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